燕之屋智能工厂:传统滋补文化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完美结合

燕之屋智能工厂:传统滋补文化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完美结合

时间: 2025-01-22 13:11:26 |   作者: 建材行业

  燕窝,作为中式滋补文化中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传承。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将这一传统瑰宝与现代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相结合,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的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亲身感受了中式滋补文化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完美融合,目睹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产业变革。

  走进燕之屋的挑拣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身着白色工作服的挑拣师们手拿镊子,正聚精会神地挑出燕窝中的杂质。根据燕之屋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旗下的碗燕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出库,再到消费的人手中,需经历49道严格工序,依旧坚持手工挑拣,旨在不放过任何超过0.2mm的瑕疵。这种匠心精神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彰显了品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与此同时,燕之屋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核心,融入到生产流程中,引进了AGV机器人、AI挑拣、在线NIR(近红外光谱)检测等高科技设备,以此来实现了燕窝挑拣的自动化流水线。这一技术创新,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误差,从而提升了产品的整体品质。

  在燕之屋,产品的质量控制远不止于挑拣环节。不同采摘日期、挑拣批次的燕窝原料,都需要公司工艺工程师通过一套完善的即食燕窝感官评价体系来确定每一批原料的工艺参数设定。这种系统化的品质管控方式,确保了最终每碗燕窝在浓稠度、口感、风味、条状等指标上的高度一致性。

  燕之屋同样关注花了钱的人产品来源信息的需求。公司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CAIQ)达成合作,建立了全链路的产品追溯系统,使每份燕窝产品都具备了独特的“身份证”。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取产品的所有溯源信息,这一举措无疑提升了品牌的信誉度。

  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愈发关注饮食健康,燕窝作为滋补养生的食材在市场上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2024年度燕窝行业白皮书》指出,我国燕窝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11亿元迅速增加到2024年的623亿元,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4%。

  然而,传统的燕窝炖煮方式却面临“料理麻烦、口感不一、食用不便”等挑战。燕之屋对此推出了高端的燕窝品牌“碗燕”,旨在解决消费的人在炖煮过程中遇到的麻烦。2022年,公司进一步研发出鲜炖燕窝的常温储存技术,有效解决了鲜炖燕窝在冷链配送上的限制,使其运输和储存更方便快捷。作为燕窝行业的一员,燕之屋不仅重视产品的创新,更强调科研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燕之屋并未止步于传统的燕窝产品,积极探索燕窝的多元应用。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燕窝+”及“+燕窝”的新产品,包括燕窝肽苏打水、燕窝酸奶流心冰淇淋、燕窝粥等。这些品类不仅丰富了企业的产品线,还引领了行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财报数据,燕窝+及+燕窝产品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已达1.25亿元,占总销售额的11.8%,显示出明显地增长潜力。

  “燕窝肽作为燕窝的核心营养成分,有着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柳训才表示,燕之屋在燕窝肽的研发上持续发力,已获得中国大陆首个“燕窝肽”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并推出了一系列燕窝肽有关产品,包括小分子燕窝透明质酸钠精华饮、燕窝红参精华饮等。这不仅丰富了其产品全球线,也推动了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与升级。

  经过对燕之屋智能工厂的探访,我们正真看到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燕窝行业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未来的燕窝市场将在创新与品质的双轮驱动下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面对一直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保持创新思维,从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升产品价值与竞争力。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关注食品的来源与质量,在选购燕窝等滋补品时选择那些注重科技与品质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滋补养生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同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前行。

Copyright © 2017-2022 华体会简介_华体会地址_华体会电话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01364号-1 蜀ICP备180013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