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一个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全市一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60万吨。近年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定位生猪养殖、屠宰、猪肉流通等应用场景,在全国首创猪皮喷码技术,探索构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
近年来,国家明确要求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农业农村部对加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进无纸化出具检疫、检验证明等工作作了部署。目前,全国均采用在猪胴体加施检疫、检验验讫印章和出具纸质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的方式实施追溯,存在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低、物证分离、证章易造假、全程追溯难、监管效能低等问题。我市按照问题导向+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技术创新、数据发力+监管创新的思路,历时6年时间试验试点,取得24项专利,运用猪皮喷码技术构建了猪肉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此外,成都智慧动监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8年来累积的生猪饲养、流通贩运、屠宰等工作信息、数据3亿多条,为全市推行猪皮喷码技术构建的肉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项目设计以经营主体和市民群众感受度为标尺,围绕当前猪肉产品追溯中的明显问题和难点堵点,探索创新猪肉产品证章标志加施、出具方式和监督管理机制,系统整合生猪产地、屠宰、猪肉流通等环节信息,破除信息“孤岛”,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智慧蓉城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持续释放数据价值,实现生猪“全程追溯、一码通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探索建立二维码信息集成机制。运用智能喷码设备,在猪胴体表皮上一体化喷印加施集成了动物产地来源、检疫检验、肉品流通等信息的溯源二维码,替代传统纸质检疫、检验证明和印章,解决证章易造假、加施不规范等问题,填补了二维码应用场景的空白。
二、探索追溯信息传递机制。猪肉批发商通过溯源二维码索证方可离开屠宰场,各级猪肉经营户以及餐馆、学校等用肉单位扫描二维码逐级传递检疫检验信息,实现证随肉走。
三、探索建立全链条备案管理机制。养殖场、屠宰场、代宰户、批发商、零售商、餐饮食堂等猪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通过系统注册备案,建立生产经营主体档案,自动生成唯一的公示码和生产经营台账,解决生产经营主体不明、数据不清等问题。
四、探索建立全流程信息赋码追溯管理机制。依托信息系统,整合关联生猪产地、屠宰和猪肉流通等信息,进行赋码管理,监管部门、市民扫码即可查询猪肉检疫、检验和溯源信息,解决猪肉产品物证分离、追溯断链等问题,实现猪肉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一键召回功能自动向相关经营户、用肉单位发出召回通知,及时召回“问题猪肉”。
五、探索建立部门协同监督管理机制。构建以肉品溯源、无纸化出证、宰销衔接、智慧监管、社会共治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推动政府数据、社会数据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解决监管工作分段脱节等问题,形成多部门协同共治的局面。
2022年7月以来,该追溯体系在龙泉驿区、新都区等4个区(市)试点实施,累计喷码白条猪肉375万头,无纸化出具“两证”1500万张,参与索证经营户3900余家。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分别到我市调研猪皮喷码追溯体系情况,并给予高度肯定。
一、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该追溯体系的应用能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督促屠宰加工公司履行主体责任,提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两章一码”一体化加施有效遏止私屠滥宰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维护生猪屠宰行业正常秩序,推进企业公平竞争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每年为700余万头屠宰生猪无纸化出具“两证”3000余万份,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证照改革的工作要求,每年可节省行政成本400余万元。
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该追溯体系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支撑生猪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引擎,赋能生猪屠宰加工产业迭代升级、猪肉品牌产业前瞻布局,推动生猪产业养、宰、销一体化融合发展。应用该追溯体系,全市屠宰企业每年可节省生产管理成本1600余万元。
三、提升监管效能。该追溯体系打造了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闭环管理体系,形成来源可溯、品质可控、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生猪全产业链追溯链条,有效提升了监管水平和效能,是落实“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创新举措。
四、保障公众权益。该追溯体系坚持“用户思维、需求导向”的理念,以经营主体和市民感受度为标尺,直面食品安全中的堵点、痛点,实现对猪肉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精细化管理,全程记录质量安全信息。消费者利用微信扫码,快速获取产地、屠宰加工和销售信息,让市民吃上看得见的放心肉。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