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合法溯源燕窝仍不到10%,多个电子商务平台销量靠前卖家已实行“一品一码”
自2011年7月血燕“超标门”发生后,我国一度“一刀切”叫停了所有海外燕窝产品的进口。在历经长达近5年的沉寂之后,燕窝市场正在“带病”回暖。日前,在《中国燕窝消费指南》新书发布会上,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副会长张雅琴表示,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在令燕窝价格回升了10%以上。
但与此同时,来自各地海关的稽查情况也显示,非法进口的燕窝也在乘机进入中国。与之相应的是,南都记者近日通过走访线下燕窝交易市场和线上电商渠道获悉,目前经非正规渠道进口、无法溯源的燕窝依然在公开售卖。
继国家陆续允许马来西亚19家、印尼6家燕窝商合法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11月,又有1家泰国燕窝商获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是燕窝市场繁荣的前兆。
张雅琴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燕窝的市场批发价按品级不同,大概在1万~2万每公斤之间,线下专柜正规进口的零售价格在40元-70元/克之间,零售价和去年同比上涨了10%左右。而导致涨价的核心因素,就是市场供不应求。
据介绍,在2011年血燕超标门事件发生之前,有分析指,国内燕窝消费高达500吨。而目前全球燕窝年产量仍高达600吨-800吨,但2015年正规报关数据约仅有25吨。
来自官方的一组数据也显示着供求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进口数据的“冒进”:广东全省进口燕窝最多的口岸,广州口岸2015年共检验监管进口燕窝103批、重4.89吨、货值891.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702%和451%。
一边是正规进口量的跨越式增长带来的回暖信心,另一边则隐藏着非正规进口的隐忧。
“我们支持进口官方数据,主张会员合法进口。”这是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的官方说法,但在市场未全面打开的情况下,水货问题仍是一个“定时炸弹”。
据了解,血燕事件发生后直至2013年,国家才逐步放开对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燕窝进口,前提是燕窝产品加工公司应当获得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注册才能向中国出口燕窝。此外,为了让我们消费者更方便地区分鉴别燕窝的来源和真假,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双边协定要求输华燕窝产品应建立追溯体系的要求,2013年4月1日,国家认监委又正式对进口干燕窝实行“一品一码”管理,即每一份进口到中国的最小包装干燕窝上都有一个可溯源二维码标签。该二维码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燕窝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发放。
也就是说,只要是合法进口的干燕窝,每一片都有一个“身份证”。但这个“身份证”新规在很多地方仍未被执行。
广州一家位于荔湾某批发商业市场的燕窝商家,其在售的燕窝就全部是“”燕窝,天然5a三角官燕盏,1克价格仅为9 .5元。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其店铺一直未卖“一品一码”燕窝,是因为“那个价格太高”。
2016年9月,由燕窝产业国际联盟与注册认证燕窝诚信联盟联合主办,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燕窝分会协办的“合法进口燕窝研讨会”传出的信息更是显示,虽然溯源标准实行多年,市场上合法溯源燕窝仍不到10%。
南都记者发现,目前已经有正规进口的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宣传页上,警示消费者,购买非正规进口的燕窝,容易遇到黑心小作坊产品。
据该店家介绍,不是所有燕窝都能够贴加用于溯源的“一品一码”标签,因为要拿到这一资格,除了需注册燕屋、有正规洗燕厂外,还需要在华注册并获得食品流通许可。“应该说,购买燕窝有一定风险,毕竟是没有监管,全靠卖家自家的诚心。”该店家进一步指出。
有接近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的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正常采访时也表示,市面上目前大量存在没有码的燕窝,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业内人其实很清楚,因为如果说是在叫停前的存货,也不可能保存那么久。另外,市面上,目前还存在一些有二维码,但扫进去只能扫到商家自身信息,扫不到报关、检验检疫、进口商、经销商信息的现象,这类产品也存在走私的可能。
当然,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内多个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靠前的卖家已经悉数为“一品一码”。以天猫为例,2016年9月5日,“一品一码”标准已被天猫纳入燕窝行业执行,要求在天猫上发布销售的干燕窝一定要具有可追溯标识,且能提供燕窝进口报关单、进口检验检疫证明及原产地证明。
此外,南都记者走访天河区药房看到,部分药店销售的燕窝也已经贴上了溯源二维码标签。
广州海关2016年12月6日通报,广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查获一批以伪报品名方式走私进境的燕窝,重达150公斤,预估案值高达400万元。
2015年9月,拱北海关也曾通报,该关捣毁了两个专业走私燕窝的“水客”团伙,查扣印尼产燕窝700多公斤及证据材料一批,查扣和冻结涉嫌走私货款人民币100多万元。